首页 >>游记攻略 >>福建各地美味早餐

福建各地美味早餐5天
  • 2024年1
  • 厦门
  • 福建

       俗话说“吃为人生一大乐事!”吃货如此,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美味都是一种诱惑。而一日之计在于晨,丰富又美味的早餐从一大早就带给你满满的元气,你真的不在乎吗?快来看看福建各地香喷喷的早餐吧,总有一款能把你从床上叫醒!



福州


1、锅边


锅边糊也叫鼎边糊,福州的清晨从一碗锅边开始再美不过了。锅边是福州最常见的也是最出名的早餐,面薄而卷,汤清不糊,蚬子做汤底,加些熟鱼芹菜,简单但不失美味。清晨,收拾好东西,然后到街边最热闹的那家早餐店点上一碗锅边,配上油条或者虾酥,平常却暖心暖胃。



2、龙眼配稀饭


       咋一听这组合,可以说跟厦门的芒果蘸酱油的吃法有的一拼,但其实福州人都知道,处暑过后这么吃最养人。这可是福州人夏季最爱吃的传统早饭之一,直到现在,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,还是很喜欢这么吃。

       夏天的早晨,剥几粒新鲜的龙眼泡进稀饭里,放凉了吃,甜甜的、凉凉的,很适合没胃口吃饭的人。龙眼泡稀饭是福州人独有的民间饮食习惯。福州人喜欢清晨喝粥,这种“龙眼粥”融入了福州的饮食文化,已经不是单纯吃水果。



3、蛎饼


       蛎饼也叫“嗲饼”,在油锅里滚了一圈的蛎饼就像是一轮金色的太阳。饼在油中翻滚,似在彩云之间,熊熊火焰犹似霞光万丈,蛎饼熟时呈金黄,好比金黄色太阳。不难发现,清晨,榕树下的小摊大多都是买蛎饼的,迎着朝阳,吃口蛎饼,是不是有种把太阳吃掉的感觉呢?



4、稃球


       福州人爱吃甜,糯米粉团加糖浆,包上豆沙馅,放入油锅,不一会就会变成一个黄灿灿的球,圆滚滚的是不是很可爱呀!稃球,读作pù,是地道的福州方言哦!爱吃甜食的吃货们不能错过,在阳光明媚的清晨让你的一天都圆满起来。



5、芋粿


       芋粿,又称芋头粿,三角糕,福州方言称之为wò wēi,芋粿是用芋头丝和米浆混合蒸熟、切三角形后煎炸而成,几乎每一个早餐店或是早餐摊上都有贩售芋粿作为早餐小吃之一。吃的时候可以加一些辣酱,每一口都能咬到芋粿里的肉和虾米,香香的芋粿,微辣的口感,特别棒~



6、马蹄糕


       马蹄糕的原料是什么?马蹄粉,错!正确答案是地瓜粉,也就是蕃薯粉。至于为什么叫马蹄糕,那就要请你亲自到福州找答案啦。作为福州传统美食,马蹄糕以其晶莹透亮的外表和甜而不腻的味道虏获了众多吃货的心。



厦门


1、麦奶或花生汤+炸枣或油条


       麦奶,其实也就是麦浆。用饱满的优质麦子在小炒锅里慢慢以炉火翻炒,经过碾压最终调和成浆。喜欢喝粘稠的口感,麦奶就是绝佳的选择。花生汤,不要一提“花生汤”脑子里就只有黄则和,紧挨着八市一样有美味的花生汤。汤本身虽不及麦奶那般浓稠,但那份透着淡淡灰紫的白汤头完全源自花生的本味,细细咀嚼简直口齿生香。

       跟麦奶和花生汤搭档要数炸枣和油条最绝了。炸枣是闽南逢年过节常见的小吃,黄金色的外皮,包裹着或甜或咸的馅料,外脆里软,馅香可口。而油条可以说是中国人食谱里最百搭的一种了,但想做出韧性十足的口感也需要一定功夫。



2、面线糊


       这个美味可以说是闽南人民的智慧结晶了。用白水的面线精制,调糊但不会成坨。与面线搭档合作的还有几位雷打不动的老伙计:猪血,大肠,瘦肉,海蛎。各自的鲜味都融于每一丝面线之间。上桌时和锅边糊一样要撒葱花,不加油葱,而淋上葱头油。



3、鸭肉粥


       鸭肉粥也是厦门早餐当中常见的一道美食,思明区大同路就有一家全厦门最正宗的鸭肉粥。粥为底料,上面有鸭肉,也可以选择鸭心,鸭胗等等作为辅料,口感滑嫩清甜,十分鲜美,在厦门吃鸭肉粥当早餐,一定要在里面加个油条,经过鸭肉粥浸泡过的油条味道更好。



4、韭菜盒子


       韭菜盒,可以说是个重口味的角色,浓郁的韭菜气息绝对能够唤醒你一早的神经,担得起“叫醒”的担子。新鲜的韭菜伴着切细的豆干和肉末被酥油皮包裹起来,闽南的合口拈花样式和别的地方不同,圆敦敦的身子还要配上一圈腰带才够范儿。下油锅炸制,表面金黄酥脆,内馅香浓多汁。



5、满煎糕


       厦门早餐里最平民化的得算满煎糕了,由于制作工艺简单,原料易得又经济实惠,做此营生的人忽啦啦遍布厦门的大街小巷。最有名的就是八市里手撕鸡对面的那一家了。吃这东西得趁热,它香甜松软中带着酥脆。只要你咬上—口,便—发不可收拾,不全部消灭决不收牙。



6、五指面包


       要说到五指面包,老厦门绝对有着满满的回忆,八市里这古早味没有人不知道的。中间夹着豆沙一样的馅料,不那么甜,沙沙的,吃的好是开心。早晨上班路过就想买一个来吃,所谓的正港的厦门小食,大清早就入口的感觉简直太美妙了。



泉州


1、面线糊


       面线糊是泉州市乃至泛闽南地区的常见的小吃,呈糊状,是由细面线、番薯粉制作成。上过舌尖上的中国,以虾、蚝、蛏、淡菜等味美质鲜的海产品熬汤,与面线煮成糊。面线糊除以海鲜作配料外,还可加鸭肠或猪血或以一大串猪大肠放人面线糊中,使油脂融入其中。面线糊营养丰富,是很多阜阳上班族早餐的最佳选择,再往加上油条,怎一个“好”字了得。



2、牛肉羹+咸饭


       色香味俱全的咸饭是闽南人传统菜,为米饭的一种煮法,种类繁多,有南瓜咸饭、萝卜咸饭、芥菜咸饭、芋头咸饭、五花肉丁咸饭等。和炒饭相反,咸饭性凉,夏季火气大适宜吃。而牛肉小吃可以算是泉州很常见的一种早餐种类。搭配一碗牛肉羹风味独特,这份早餐搭档绝对能量满满的啦~



3、小笼包+粥


       皮薄卤多、选料精细,小笼蒸煮,有些鲜甜细腻的江南风味。具有“夹起不破皮,翻身不漏底,一吮满口卤,味鲜不油腻”的特色。配上一碗皮蛋瘦肉粥,一早上的能量就从这里开始。



4、麻圆


       麻圆算得上是泉州人独爱的一种小吃,红糖酱煮糯米糍,又香甜又软糯,用糯米粉加白糖、猪油和水揉制成形,再经入锅油炸而成的。因为外观呈圆团形,表面又沾裹有芝麻,所以有了这个名字。



5、糯米鸡


       糯米鸡,糯米的粘、鸡肉的滑、香菇的鲜,在一炒一蒸之间,相互交糅相互渗透,不起眼的外表下包裹的是最扎实的丰腴饱满和直截了当的逼人清香。



漳州


1、豆花粉丝


       香喷喷的豆花,纯正藕粉制作出来的粉丝用大骨汤文火慢熬。口感爽滑,细腻,鲜味十足。 豆花粉丝搭配上刚刚出锅的卤味,各种各样的配料在小小的碗中“玩太极”,搭配出一碗丰盛的美味。



2、冰糖甜豆花


       上好的黄豆做出来的豆花,香味浓郁醇厚。口感细腻柔滑,入口即化却又不失弹性。搭配豆花用的糖水是冰糖水。上好的冰糖水要到蜜饯厂收集。那些糖水是还未完全结块的冰糖滴落下来的。一碗热气腾腾、润白如玉的甜豆花,搭配上一根炸得金黄酥脆的油条,开启美好的一天。



3、漳州卤面


       漳州吃卤面的习俗据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。卤面,是由各种配料做成卤汤与面团混起来的。口味香甜、滑润、浓郁,是漳州城乡人民逢年过节,或喜庆寿诞请客的礼食。现在即使平日里的早晨就能随便尝上一碗,到漳州的基本上都一定会去尝尝这地道的滋味。



莆田


1、炝肉


       炝肉是福建莆田民间特有一道汉族传统名肴。肉质细腻,味道鲜美,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。莆田地区以天九湾阿文炝肉的炝肉味道最为正宗。炝肉里加入特制的豆腐丸,出锅后,炝肉爽滑美味,豆腐丸吸收了汤汁的精华,芳香鲜美。



2、煎粿


       煎粿是莆田人早餐常点的一种小食,煎粿香甜有弹性,非常有嚼头。米薄如蝉翼,点点的花生微粒衬着碧绿的葱花,紧紧地粘在米粿上面,味道香喷喷的。



3、炝粉


       炝粉名有“炝”,自然功夫在“炝”字之上了,炝粉也少不了地瓜粉。把五花肉、豆腐、猪血、香菇切丁入锅,加入手工线面、海蛎、蛏干,熬到入味,锅里有了猪血的红,豆腐的白,肉的粉,海蛎的黑。最后用地瓜粉勾芡,再撒上香菜,就有了一锅春色。炝粉是山里特色,味浓爽口,吃起来又清凉。



4、莆田卤面


        在莆田所有小吃中,最具代表性的,当然还是莆田卤面。以前是叫“汤饼”。“汤饼”实际是一种“片儿汤”,如今的卤面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了蚕豆、豆芽、芥兰菜、韭菜等蔬菜,使之现在的莆田卤面更具有营养价值了。



宁德


1、牛肉水粉


       宁德水粉是当地人早餐经常上桌一道小吃,用大米磨浆后制成,也是外地人去闽东必尝小吃之一!粉爽滑筋道,水粉中添加了酸菜,减少了油腻感且水粉作工精细,容易消化,且够滑嫩,牛肉羹里加入了老酒和姜丝,达到了去腥的效果,汤汁也由此变得香郁。宁德出名的牛肉水粉有:安福水粉,小东门水粉,和南际水粉,都很好吃哦~


2、扁肉


       宁德的扁肉那个皮啊,薄薄的,吃进去就化掉了!配上茶叶蛋或者煎蛋也是香香的,看着都嘴馋了~据说宁德最好吃的扁肉是屏南漈头扁肉。手打的肉馅、现包的扁肉、猪头骨熬制的底汤、手制的花生酱、柴火铁锅烹制,不是哪里都吃得到的味道。



3、柘荣牛肉丸


       柘荣牛肉丸的制作工艺似乎也看不出有何特别之处,但一个“脆”,一个“柔”字,就构成了柘荣牛肉丸的关键字。有时,会咬到肉丸里的一个小肉筋,咬起来得使点劲,令人初尝回味无穷,百尝而不厌。



4、寿宁米糕


       每天早餐时间,在寿宁的大小街巷可看到一群群人举着碗“狼吞虎咽”吃米糕的情景。米糕是寿宁人的经典早餐,蘸上调配好的汤汁食用。汤汁为另制的“糕汤”,糕汤一般主要由肉汤添加许多调味料而成,味道咸而香。另外还有一种叫菜糕。吃起来即有白糕的甘甜又有菜肴的香味,更加营养美味。



5、古田锅边


       古田锅边也是宁德人必选早餐之一。每天清晨天还未亮,小摊主们就开始精心熬制锅边了,制作时一般要两个人,其中一人做糊,另一个人负责炸浆糍,在锅中水开的时候,将火烧旺,然后把稀米浆浇在热锅边上,就形成片状米粉干,最后将片状米粉干铲到汤里,一锅味美、香全的锅边就这样完成了。



三明


1、拌面+扁肉


       沙县拌面是已然成为三明甚至福建特色小吃的一种,一般与沙县扁肉搭配成餐,具有香味浓,色泽鲜,原料简单,烹饪方式易掌握的特点。拌面常用的是花生酱,很多人觉得单独吃比较腻,但和扁肉(又称扁食)交换着吃就很有滋味了!早餐的时候来一碗沙县拌面,再搭配一碗清汤,吃得绝对满足哦。



2、沙县蒸饺


       蒸饺也是三明人一大早常点的早餐之一,也是沙县小吃里的一种,吸引人的是它的个头非常小。沙县人一般称它为“老鼠饺”,也有的称它为“柳叶饺”。饺子形状小巧,刚好一口一个。蒸饺除了外形有特色以外,最主要的是皮薄馅大,汁多味美。吃的时候蘸着醋非常美味,外形上看起来非常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。



3、永安粿条


       粿条应该算是永安的特有小吃,因其味道独特,在福建省遍地开花,外观和锅边有些类似,但口感上则更加Q弹有韧性,粿条配活肉最有味了。可根据个人口味调配,清汤、酸辣都各有风味。



4、尤溪大条面


       大条面是尤溪特色小吃,形如其名,根根粗壮。它是尤溪人的日常食物:早餐拌一碗大条面、客人来了炒一盘大条面,日日在尤溪人的餐桌上,没有人把它当成一道特别的美味,只当有人出了尤溪,出门求学或工作,思念的却是能够吃上一碗简简单单的大条面。



龙岩


1、清汤粉


       龙岩早餐最通俗的莫过于清汤粉(面)!遍布大街小巷的程度让人到哪都吃得到的美味啊!烫熟捞起的米粉,再配一勺事先煮熟的猪皮、瘦肉或牛油柏仔(牛渣)或咸肉与骨头汤、油葱盖在米粉(碱面)上,加上荷包蛋,炸豆腐等多种配料,还可以浇上和着蒜姜末的白醋,非常清爽可口。



2、簸箕板


       又名“笼床粄”,是客家人的传统食品,家家户户都会制作。簸箕粄,顾名思义,就是以簸箕为制作工具。薄薄一层米浆制成的外皮,把炒好的肉丝、笋丝、香菇丝、豆芽等馅料放入,卷成筒状即可食之,细嫩可口,多食不腻。



3、烧麦


       自明代以来,烧麦即为长汀著名的风味小吃。烧麦状似石榴,以皮薄馅爽、芳香扑鼻、令人垂涎而得名为“三特石榴果”、“三里香”。后人因烧麦皮为面粉制成,吃时又要“赶烧”,便叫“烧麦”。清香可口、皮薄馅香。



4、牛肉兜汤


       兜汤,客家话的本意是端在手上的肉汤。兜汤,是客家人的一种再普通不过的汤,它不是主食,更恰切地说是一种点心,很便宜的小食。兜汤的制作很简单又很有讲究,主要有“猪兜”和“牛兜”两种,猪兜口感更脆嫩,而牛兜则需一煮再煮,口感更软嫩。



5、芋子包&芋子饺


       芋子包是永定的名牌风味小吃。客家人多居住山区,芋子就成为主要杂粮。所以,吃杂粮时,不断变换口味,芋于包、芋子饺、芋子肉丸等应运而生。将芋子煮熟后剥皮去毛,碾成芋泥后掺进适量的地瓜粉,用情面仗拼成面皮,包进自己喜爱的馅料,就做成了,皮嫩润滑,馅香味美的早餐小食。
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