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游记攻略 >>在闽南人家里做客,一定要注意这几点!

在闽南人家里做客,一定要注意这几点!1天
  • 2024年1
  • 厦门
  • 厦门

        “吃百家饭、联百家心、驱百种邪、成百样事”——在闽南地区,逢年过节厝边们摆起百家宴,男女老少聚在一起,美美地吃上一顿,大家边吃边聊往事,气氛喜庆而热烈,这样的宴会从中午一直要持续到晚上。 


百家宴由来


       百家宴是独特又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,属于元宵节习俗。由最初的"做春福"发展而来,是一种在族人内部举行的祈祷仪式,其目的是"聚宗亲,商族事,祈丰收,保平安"。

       相传南宋时,三魁镇张宅村先人为躲避战乱,从河北清河逃难到此,张氏先人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一起同饮团圆酒。"百家宴"的前身为"祠堂酒",范围仅限于当地本家聚集一起共进午餐。渐渐的,后来逐渐演绎为联谊性质的聚餐——百家宴。

       在闽南,那些华侨游子归国后看到故乡日新月异的变化,感念之情越来越强烈,于是在送完王船有了宴请全村、做百家宴的想法。



闽南特色饮食


        在闽南,不论是常来常往的「厝边头尾」,还是久别重逢的旧遇新知,都会同样热情相待,请茶留饭。

       说到闽南饮食,首先想到漳州卤面、泉州的土冻笋、厦门的海蛎煎沙茶面,当然还不止这些:


闽南名菜:

桂花蛤肉、红焖通心河鳗、东壁龙珠、清蒸鲈鱼、油焗红鲟、橙汁加力鱼等。


特色小吃 :

沙茶面、土冻笋、肉棕、面线糊、深沪鱼丸、扁食、石狮甜果、炸枣、田螺肉碗糕、芋丸、三合面、姜母鸭、金包银等。


闽南特产

浔浦蚝、笋江鲈鱼、新桥溪的沙蜊、浮桥溪的“喇毛”、金鸡桥溪的鳗生、延陵此瓜(丝瓜)、陈埭泥蛏、石湖红膏鲟、龙湖金边鳖、衙口花生、惠安地瓜、灵水菜脯、西滨美酒、永春糟菜、安溪茶叶、永春芦柑等。



泉州饮食特色


       泉州菜形式朴实、口味清香、甘醇鲜美、风味独特,这与泉南文化分不开,也和泉州人朴实宽容、热情好客的民俗文化分不开。多有风味小食礼仪食品,许多普通家庭逢年过节,家家户户都要烹饪制作,可祭祀,可请客,可作家宴,也可馈赠亲友,如元宵节的元宵丸、春节的年糕、甜果、清明节的麦馅果、端午节的粽子、小孩“满月”的“满月丸”、寿龟、婚礼的“大花包”“礼饼”等。

        还有把主、副食“二合一”的吃法,即把蔬菜、海鲜、肉类等食品直接与主食煮成咸饭、咸粥,如高丽菜饭、芥菜饭、红膏鲟饭、花生仁粥、蚝仔昭、鸭仔粥、地瓜粥,既节省做菜、做饭的时间,又好吃又省时,这些都是闽南菜系独有的风格。


厦门饮食特色


       厦门以泉州和漳州菜路为主体,兼收了粤菜和西餐的风味。厦门菜在原闽南菜的“清鲜香脆”主旋律的基础上,有了更多的开拓与创新,一跃成为闽南菜路的代表。

        应该说闽南菜起源于泉州,而发扬光大于厦门,如厦门人过春节必上席的美馔“薄饼”源于泉州的传统美食“嫩饼菜”,它的原料是的萝卜、高丽菜,分别切丝后与鲜虾仁、肉丝、香菇丝、扁豆、豆干丝等一并下锅小火慢炒成馅料,吃时先将春卷皮张开,抹上甜辣椒酱,撒上少许炒成香酥的海苔、肉松、花生酥、芫荽后包成卷,这是一款大家围坐一起自包自吃的菜,偶意全家美满团圆,这是闽南人的春节食俗。


漳州饮食特色


       漳州地域背山面海,其风味受客家和潮汕风味的一定影响,现在漳州菜风味是泉州与潮汕风味的结合。漳州人多以大米饭为主食,旧时贫家稀饭多掺入番薯签(番薯切或锉成条状晒干)。

        漳州居民注意刀工,宴请时切菜、肉的刀法不仅为保证煎炒后食物脆嫩,也表示对宾客的敬意。

        漳州人惯食猪肉,尤喜猪内脏。不少人忌食牛、羊、狗肉。漳州人好饮茶,旧时乡间小路边和十里长亭里都有卖大碗茶的摊子;大街上也设有茶亭,免费供应体力劳动者茶水,称为“奉茶”。



闽南用餐礼仪


       对于礼数周全的闽南人来说,即便是家庭聚餐,也讲究用餐礼仪,比如长幼有序、尊卑有别的基本准则,几乎是到处适用。在闽南,懂礼数,好言辞,才能创造更好的餐叙氛围。


       福建全省各地均有饮食禁忌,尤以闽南为多,主要以下几点:


1、忌吃米饭时撒米粒

          民间禁忌浪费粮食,闽南俗谓“糟蹋粮食遭雷打”。俗传如吃饭不吃净,孩童长大后可能娶到“猫某”(即麻脸妻)或嫁给“猫尪”(麻脸丈夫)。尤其在作客盛饭时,应估量好自己的食量,否则留下剩饭,等于糟蹋五谷,作践主人。华安人还认为,小孩要吃完最后一口饭,日后才有力气。这些习俗虽不全是科学,但宣传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”的古训,可称良俗。


2、忌换座位

饭时忌换座位,尤忌女孩换位,俗以为如此则日后有改嫁之虞。吃饭时忌用手抓饭,忌吃饭时正对大门。


3、忌折断筷子

吃完饭后,筷子要放在桌上,以示吃饱。若将筷子搁在碗上,主人会认为你还未吃饱。用餐时,忌用筷子指人,认为这是失礼之举。在闽南还忌折断筷子,俗信此行为兆示家中要死人。


4、忌翻鱼

忌翻鱼,这一习俗在沿海尤盛,因出海渔民忌覆舟,如若翻鱼则有预兆翻船之虞。而且闽南一些渔民吃完鱼,不能把筷子就放在碗沿,而是要用筷子在碗上绕几周,而后放下。这主要是出于怕船搁浅的心态。筷子绕碗几绕,表示渔船绕过暗礁和浅滩,可以安稳停泊。


5、碗碟之忌

在一些地方还忌酒宴中将空碗碟收走,因为它含有“谢客请走路”之意,为食中大忌。福州、长乐一带,宴席上端空盘碗时,忌相重叠。在丧席上尤忌,谓忌讳坏事重来。此俗也延用到其他酒席上(如婚宴)。  


       此外,如果吃饭时有客人造访,且又未进餐,属晚辈者可邀其一同进餐,若是上辈或平辈者,则须另做一锅,重摆一桌,以示礼貌。 


       闽南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,对闽南文化的研究有利于闽南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保护。也有利创造出既体现闽南传统文化特色,又能促进闽南文化资源的永续性发展。


评论